行业新闻industry news

杭甬运河打造“黄金水道” 沟通江海联运大通道;助力“一带一路”建设

PostTime:2017-11-14 04:11 阅读:118845

据宁波市港航管理局的统计,今年截至9月19日,杭甬运河宁波段货运量已突破200万吨,超过去年的131万吨,全年更有望实现300万吨。

杭甬运河是国家规划建设的全国内河“两横一纵两网”之“一纵”京杭运河的延伸,也是长三角高等级航道网的重要组成部分。在助力“一带一路”建设、舟山江海联运中心建设以及发挥内河水运经济功效中,杭甬运河宁波段的作用日渐凸显。

借此机会,浙江新闻回顾了近十年来,杭甬运河这条“黄金水道”的飞速发展。在新一轮的开放发展中,杭甬运河激活“绿色”经济、助力“一带一路”建设、沟通江海联运大通道的功能凸显。

 

2000年10月开工建设;

2007年12月基本建成;

2013年实现全线贯通;

2014年底实现全线500吨级通航,总投资77亿元,全长239公里。

杭甬运河及接线工程:杭州三堡船闸-钱塘江-浦阳江-西小江-甬江口-甬江-姚江-四十里河-曹娥江。

2000年10月,杭甬运河宁波段率先开工,2008年10月建成94公里航道(姚江至三江口段按五级航道5公里,四级航道89公里);2002年12月绍兴段开工,2010年改造完成四级航道89公里;2003年9月杭州段开工建设,除萧甬铁路桥段约1公里处于2013年12月开通外,其余55公里于2008年均已建成,并具备通航能力。杭州段全长56公里,按四级航道改造。

杭甬运河 穿过宁波市区

2013年12月初,杭甬运河穿萧甬铁路1.27公里航道工程完工,实现全线贯通。

自2016年1月6日起,杭甬运河宁波段全线正式通航500吨级船舶。2016年,杭甬运河宁波段累计通过船舶5285艘,货物吞吐量达130.49万吨,同比分别增长418.6%和524.4%,对公路运输压力起到一定缓解作用。

不断改造 成为浙江省20条高等级航道之一

杭甬运河全线按四级航道(通航500级船舶)标准。

2001年宁波市计委又批复了宁波段二期工可,将安家渡至郁浪浦船闸段19.34公里由原来的五级航道改建为四级航道标准。

绍兴段、杭州段初步设计,全线按四级航道标准改建。

姚江至三江口段按五级航道5公里(通航300吨级船舶),四级航道89公里(通航500吨级船舶)

运河建设与管理

杭甬运河余姚段

沿线新建6座船闸:杭州新坝船闸、绍兴塘角船闸、大库船闸及通明船闸、宁波蜀山船闸和姚江船闸(绍兴塘角船闸、大库船闸可满足1000吨级船舶通航要求)。

设置锚泊区及锚泊服务区9处。拆建和新建桥隧96座(含2座铁路桥)。

历史意义

最良江航道

两个“第一次”:第一次把京杭大运河向东延伸240公里,改写千年古运河的历史,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河道。第一次使杭州内河的水上运输实现河海沟通,为杭州提供了一条便捷的出海通道,大大提高杭州内河枢纽港的地位,进一步发挥水运在杭州市综合运输体系中的作用。

一个“首条”:杭甬运河是全国首条现代人工开挖运河。

现实意义

进一步完善区域综合交通运输网络,打造服务宁波舟山港的水上集疏运通道。杭甬运河连接长三角航道网、钱塘江中上游航道和宁波舟山港,是宁波舟山港的重要集疏运通道,有利于拓展宁波舟山港辐射范围地位和发挥更大的作用,使钱塘江中上游增添一条大运量、低运价的通江达海通道,有利于进一步完善浙江区域综合交通运输网络。

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,提高区域经济的竞争力。在杭甬运河通航前,萧绍地区部分航道只能通行10吨-50吨船舶,通航能力很低。全线通航后,500吨级船舶可直接进入萧山内河,杭甬运河将拥有省内最大的通航等级(500吨级),大大减少货物出口的运输成本。仅杭州一地,每年可节约运费30亿元以上。

杭甬运河改造完成后,杭甬运河年通过能力将提高10倍,达4000万吨以上。

2014年11月5日,杭甬运河宁波段进行500吨级内河船实船通航试验。

提升节能减排水平,助力“两美”浙江建设

采用500吨级船舶与300吨级船舶按7:3的船型组织比例测算,杭甬运河的货运燃油平均消耗率为8.8kg/千吨公里,远低于公路运输的平均燃油消耗率49.8 kg/千吨公里,单位货物运输节能率达到82.3%。

据预测,杭甬运河2020年运量5080万吨,并按照119.5公里的平均运距测算,2020年杭甬运河可比公路节约燃油约25万吨(36.2万吨标煤)。按照碳排放测算,2020年可比公路运输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80.26万吨。

截至9月19日,杭甬运河宁波段2017年货运量已突破200万吨,全年有望破300万吨。

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,促进区域经济发展

内河水运低运价、大运量等比较优势将促进大进大出的产业沿杭甬运河布局和发展。

杭甬运河连接钱塘江中上游,是推进山海协作的重要项目,有利于带动浙中西地区产业转型升级、优化布局,促进欠发达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。

有助于拓展宁波舟山港经济腹地,发挥港口在国际贸易的作用。